香港建組屋 樓市是福是禍?

日期:2019-09-25

 

香港多年來面對土地及房屋供應短缺,樓價與市民負擔能力脫軌,劏房、樓奴等社會問題隨之而來,反觀同為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其組屋政策長久以來行之有效,令港人羨慕不已。但組屋是否完全適用於香港社會呢?若將整套模式複製過來,會否引來反效果?

 

首先,兩地的社會經濟發展模式、房屋政策及歷史有著根本性的分別,新加坡只有一種公營房屋即組屋,已涵蓋逾八成新加坡居民,當中絕大部分是自置,僅不足6%是租戶;反觀本港一直以私樓主導,公營房屋住戶只佔住戶總數的45%,且各類資助房屋如綠置居、居屋、首置盤等,有短期也有長期措施,結構相對複雜。

 

同時,新加坡的組屋數包括轉售對象必須為沒有物業的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並規定一個核心家庭只能同時擁有一間組屋,以確保量充足,轉售設有嚴格限制,組屋自住用途不被扭曲;相反本港的資助房屋早已被商品化,只要補地價,性質便類同私樓可自由買賣,賣一間少一間,故供應量長期不達標。

 

港建組屋 地從何來?

 

若然香港現在起步,仿傚新加坡發展自己的組屋政策,除非依靠大規模填海,惟本港不論是填海或徵用私人土地,面對的阻力均不少,而填海動輒需時十年、二十年,填海後的土地是否全數規劃作組屋,或是要平衡其他用途,亦是重要考慮。

 

其次,大規模興建組屋等同顛覆本港房地產市場奉行的私樓主導模式,對私人市場、包括深信「磚頭保值」的全港逾150萬名私樓業主所造成的衝擊甚至反彈,實在難以評估。

 

假設有地建屋,還需要政策上的配合。參考新加坡人可動用公積金的儲蓄作置業用途,其公積金的供款比例亦相對高,僱主及僱員供款率合共37%,故新加坡人買樓不愁沒有首期,本港又是否可以照辦煮碗呢?

 

土地及房屋問題已困擾香港多年,若當局有意大規模興建港人組屋,實有必要權衡各方利益,作周全考慮,否則民生議題只會淪為政治爭拗。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