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速提量釋放土地 看見希望

日期:2022-10-21

筆者近日再擔任「新城地產街」客席主持,與節目主持人林潔瑩及嘉華國際營業及市場策劃總監(香港地產)温偉明(中)探討最新《施政報告》當中措施對樓市有何影響。

 

房屋政策一向是市民關注的議題,新特首第一份《施政報告》,市民最深印象便是:
一)人才政策,如何吸引優才留港,針對調查報告有關留港置業稅制放出優惠;
二)釋放土地加快供應,建屋速度壓縮流程,就着土地供應,多方面鬆綁釋出可行空間;
單是聽到可釋放土地的數字已經充滿希望,1,600公頃棕地將會有超過一半會陸續轉化成房屋和其他用途, 16,000公頃的「綠化地帶」當中有1,200公頃已被納入發展計劃,交椅洲人工島預計提供1,000公頃土地,聯通機場和港珠澳大橋。而上述可行方案不是本屆政府一到位才出現的,能夠在這個時期整理出比較清晰路線圖以及數字明朗化亦有賴之前多屆政府的累進工作,漸進到一步一步成熟階段,使到社會可以見到可見的構圖,希望方案儘快實現。

 

另一措施是加快業權統一的強拍流程,樓齡50年以上但少於70年的私人樓宇門檻由8成業權降至7成,同時放寬相連地段強拍申請要求,精簡強拍程序以及透過專責辦事組為受影響小業主提供更多支援,加快城市發展,這些新安排讓市民感受到以前諸多限制的門檻忽然開通,出現一片生氣勃勃景象,當然其中涉及眾多持份者利益,需要大家互相尊重諒解,從而令發展方案合理成事。

 

究竟當今政府與過往幾屆政府所遇到的問題會否有所不同?相信在涉及利益衝突上不會有大不同,只是目前社會風氣有改變,整體人心所向和共識比較一致多些 – 就是香港面對東南亞競爭大了,不少發展落後了,如果政府不作出一些主導角色,香港競爭力便會慢慢消失,這是社會目前共識;所以,在未來五年的土地規劃發展,應該會有比較積極的回應,正如在《施政報告》中出現的一個定位「動態評估」,就是充份展示一種態度,不像以往般制定了政策便不輕易修改,無論當時市場及環境出現什麼突然變化,未能因時應對而承受傷害。如今世局變化萬千,在競爭上能因應評估適時適度作出微調應對,是保持競爭力的思維,祝願香港人繼續向前,構建宜居宜業美麗城市。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