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與「蝕讓」無必然關係

日期:2022-09-21
樓市偉論 陳大偉-「移民」與「蝕讓」無必然關係-House730

近日二手樓蝕讓個案湧現,樓市前景未明朗,為不少業主帶來心理壓力,擔心樓價大跌,寧可盡快於低位放售。然而,正如筆者曾經提及,自從2010年政府推出「辣招」壓抑樓市後,本地樓價就如被「金鐘罩」罩着,再加上貸款買樓,須先通過壓力測試,重重的嚴格管控,令樓市很難會出現「爆煲」的情況。

雖然這兩三年間,市場上多了「移民盤」放售,部分在近年才買入的業主急於沽貨遠走他方,令人產生了移民造成「蝕讓潮」的錯覺;但筆者認為,這類成交的宗數,並不足以構成「潮流」。

 

筆者環顧身邊決定移民的人,不乏手持幾個物業,也有人完全無樓在手。有樓的人,部分或會選擇賣樓換取到外國的生活費,但保留物業放租的,亦為數不少。因此,雖然市場有以「移民盤」作招徠,並將這類單位描繪成為「議價容易」的放盤;但其實,這類成交只佔二手樓市成交約3%至5%;相反,很多「移民盤」實際上都是持貨多年,大賺離場。

 

真正造成業主要「蝕讓」的原因,是疫情導致通關遙遙無期,這對於餐飲、零售、旅遊等行業均帶來重大打擊。生意淡薄,不少中小企老闆急需現金周轉,而部分人亦因為失去工作,無力承擔供款,唯有沽樓套現。但正是因為疫情持續,一般人花錢亦較以往審慎,趕套現的業主在無計可施下,唯有進一步割價以求售。

 

另外,亦有些打算移民,但在近四年樓價處於最高位時購入物業的人,這些人有部分更是用「呼吸PLAN」置業,供樓負擔沉重,所以寧可蝕讓盡快「斬纜」。

 

由此可見,「移民」與「蝕讓」兩者並無必然關係。其實,筆者在地產市場多年,已深明大漲小回屬正常現象。樓市現正處於調整期,若不急於套現周轉,繼續持貨總比蝕讓為佳,有餘力更可考慮趁低吸納。

 

俗語有云:「富貴險中求。」2003年爆發SARS、2008年雷曼兄弟事件,其時對樓市看淡的大不乏人,但若當年勇於在低位入市,至今物業已升值數倍。所以,與其以訛傳訛,倒不如密切留意市況,把握最佳的入市時機。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