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私宅蝕讓破千宗 「移民盤」拖低賺幅至72.5%創5年新低

日期:2022-01-20
移民業主沽樓影響下,去年私樓獲利幅度下跌。

香港樓價去年勇創高位後,踏入去年第4季有回軟跡象。加上移民盤湧現,部份移民放盤業主,因時間所限,趕於設定時間內沽貨,影響獲利幅度,影響去歲全年賺錢幅度降低。利嘉閣地產數據指出,去年全年每宗私宅轉手平均賺幅連跌3年,僅得72.5%,按年回落1.4個百分點,為5年來最少。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2021年新冠疫情仍未退卻,加上多了業主沽樓移民,導致私宅轉手獲利比率及平均每宗賺幅持續偏軟。

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所得,2021年全港41,254宗已知上手購入價的二手私宅買賣登記中,帳面獲利個案共40,060宗,佔比達97.1%,較2020年的97.7%再減少0.6個百分點,連跌3年,兼創2011年以來的11年新低。至於每宗私宅轉手平均賺幅亦連跌3年,僅得72.5%,按年回落1.4個百分點,為5年來最少。

私宅虧損破千宗

去年疫情未散,多了持貨期較短的業主沽樓,加上有移民業主急於放售下,導致去年獲利兩成或以上的比例減少,獲利20%以下,包括需要虧損的比例則增至16.7%,較2020年的12.7%升了4個百分點。當中去年平手登記的個案有176宗,佔比按年增至0.4%;而虧損個案更破千宗,高達1,018宗,佔比由2020年的2%增至去年的2.5%,可見去年多了蝕讓的情況。至於,賺幅達1倍或以上者則維持在42.9%,去年共錄得17,714宗,仍是佔比最多的獲利倍數。

去年持續受惠放寬按保樓價上限的措施,銀碼介乎601萬至800萬元物業成為最主要的買賣對象,共錄得11,452宗獲利登記,而其獲利成功比率達次高的98.2%,惟按年跌0.3個百分點;而在多了換樓客入市下,801萬至1,000萬元物業獲利比率排第一,達98.3%,共有8,832宗;同樣受惠的401萬至600萬元物業排第3位,達97.3%,共有9,441宗獲利登記。至於,若以全港三區計算,新界區之獲利比率依然最高,達97.7%,但按年微跌0.5個百分點;而九龍及港島區則分別處於96.4%及96.3%的水平。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