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羅特克】健康睦鄰社區(Wellness Communities)

日期:2021-03-30
普羅特克-【普羅特克】健康睦鄰社區(Wellness Communities)-House730

近日港府繼續忙於處理第四波新冠肺炎疫情,開始了不少「封區」行動,務求港府所講的「小區」清零。「小區」這詞引發了不少討論,香港習慣用「社區」來形容居住附近的環境,如一直存在的「社區中心」。無論是小區或社區,亦無論身處在哪個城市,更勿論科技有多發達,到目前爲止,人們還是基本活動在自己周遭的生活圈半徑裡,而一般能以步行或非汽車出行的途徑在20至30分鐘内的生活圈,去定義自己身處在某個社區。

由於高度的城市化,加上互聯網科技等的發展,人與人的聯繫變得碎片化,甚至孤獨化。西方社會及業界,近年開始重視健康生活風格房地產(Wellness Lifestyle Real Estate)及健康睦鄰社區(Wellness Communities)的概念。不少研究組織更開始嘗試定義健康社區及其標準。

健康社區可以說是一群生活在共同點附近的人積極追求健康的目標,興趣和經驗。這些交流可以發生在專用的地產空間中,也可以在是一種沒有物理結構的共享文化或社交網絡體驗。故此,也可以説「社區」其實是一種無形的東西,無法解釋,只有在體驗到的時候,才會被感知。在健康社區中,鄰居們彼此認識,他們可以一起上瑜伽和冥想課。他們的孩子或可一起學習和玩耍。到了工餘時間,整個社區聚集在一起參加戲劇表演,舉辦音樂會或參加其他促進文化活動,目的是在社區成員之間建立更深的紐帶。雖然,説起來,這些都有些「烏托邦」,但實際上這些概念或許不是新的東西,只是近幾十年被科技化及城市化的習慣而被暫時遺忘而已。

筆者認爲,健康睦鄰社區就是當社區的感覺被添加到房地產裏面。其實到目前爲止,已經出現了不少以建設「健康社區」的項目,如美國佛羅里達州奧蘭多的Lake Nona、美國亞特蘭大的Serenbe、新加坡的Interlace或英國的BedZED都是例子,旨在促進居民的身心健康。

從我們走出前門上班的那一刻到一天結束的那一刻,我們受到的身體和心理壓力因素可能長期導致疾病。整天出門在外,我們甚至都不知道鄰居的樣子。健康社區的倡議就是希望透過建造睦鄰的街區,令花時間去健身房,進行戶外運動或與家人一起在大自然中度過一天,不再是一件麻煩事。這些活動應該更廣泛地成為家庭和社區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作者為方土控股行政總裁及Asia PropTech創辦人盧銘恩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