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作品滿載回憶 保存成長片段有妙法
日期:2021-03-14作為父母,孩子的每一個成長片段當然不想錯過,他們的畫作勞作也不例外。面對小朋友每周也從學校或興趣班拿回來的作品,哪些該留?哪些該捨棄?該怎樣收藏?
陳列作品有時限
小孩滿意的作品通常會在家中展示,我們需告訴小朋友在家「貼堂」的作品也有展示限期,過了限期便需要更換和篩選,讓他們知道家裏空間有限,不能一直增加和保留東西的概念,可慢慢訓練他們的抉擇力。
把作品拍照留念
把作品拍照,除了把一件物品3D變2D、實體變無形外,拍照時可叫小朋友拿著作品一起拍,一來可見到作品,二來也可透過相片紀錄孩子的成長;他幾歲畫了這幅畫?他當時心情如何?
坊間也有一些商店會把客戶的相片製作成一本相集,如想把眾多的作品相片變回實體的話也可考慮用此方式,至少佔用的空間少了很多,也易於收藏。
保留創作性較高的作品
幼童的畫作,很多時在畫紙上已預先鈎上輪廓,班上每位學生也有著一張一模一樣的圖,然後由小朋友隨意填上顏色,這些屬於創作性和小朋友參與程度較低的作品。至於那些要小朋友自己構圖、拼貼等創作性較高的作品可選擇優先保留。
如果是一些使用了食材或植物製作的作品便不宜久留。曾遇過一位客戶因保留了一幅小孩用通心粉拼貼的畫作,一直把它放在床底,結果打開床底整理雜物時發現那幅畫惹了很多穀牛。
建立作品盒
如希望保留作品,可準備一個A3大小的盒子或檔案夾讓孩子挑選他(或你)想留下的作品,再加上防潮包,一旦盒子滿了便需作篩選,這樣一來留下的一定是你們最喜歡的,也可控制畫作勞作佔用的空間,能在固定的盒內。
說穿了,有時其實是父母希望留低小朋友的作品,小朋友對自己的作品倒是沒特別感覺。在父母眼中,作品是孩子成長的見証,我們不捨得他們已長大了,不再是原本的小baby;或想保留他們創作的真跡,讓他們十年廿年後再重溫。首先我們需弄清楚為什麼想保留孩子的作品,什麼才是最重要,聆聽自己內心聲音後,再定下保留的標準和方式,最後挑選最具代表性的創作和點滴永遠記在心中。
筆者:雜物諮詢師阿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