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羅特克】 疫情後生活風格先決的房地產新定義

日期:2020-08-04

香港業已爆發第三波的新冠肺炎疫情,食肆被禁止堂食,輿論更在討論封城的可能性,如此種種,著實衝擊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宅經濟,宅度假(Staycation)等新常態衍生的新型生活風格將會陸續出現。留家工作(Work From Home)令不少人開始反思傳統寫字樓的存在價值,社交距離也漸漸改寫康體娛樂場所的布局。人們回不了頭的生活風格,正在默默地影響房地產的性質。

 

科技創新,產業結構,甚或疫情災難,往往會改變人類活動及其生活風格,改變了的生活風格也將是二十一世紀初重新定義房地產的背后動力。其實,房地產從來都是人類生活的載體。由百多年前的二次工業革命開始,人類的生產活動大概圍繞在農業,工業生產及商貿上。而近一個世紀,人類的生產力不斷被釋放,閑暇時間多了,而娛樂活動也衍生不同種類的房地產或新場所。疫情前的房地產世界主流,一般還是分為工業地產;住宅地產;商業地產(包括寫字樓及零售商業)。

 

情況就像,以前的電話,名副其實,主要的功能就是打電話,其他附屬功能,如計算機、電話簿、貪吃蛇等都只是周邊輔助而已。當今的智能電話,依舊負「電話」之名,但「打電話」這功能佔使用智能電話的真正比例又有多少?當今的「電話」已經是多媒體播放器和社交媒體的工具。以往典型的房地產類型,無論是住宅,購物商場,寫字樓,會否也會因為生活風格的改變而變質,就像當今的電話般,變得名不符實?疫情後的生活風格,將會以科技體驗,輕資產,靈活性為主軸,普羅大眾不再執著於擁有甚麼,相反更注重對資產可運用的權限。未來的房地產也將以此方向去變異,成為在新社交距離下衍生的新體驗、新消費、新娛樂、新工作、新協作及新教育的場所。

作者為方土控股行政總裁及Asia PropTech創辦人盧銘恩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