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財技】 貨幣戰爭的結構(十)量化數量影響大局

日期:2021-01-02
平民財技 汪敦敬-【平民財技】 貨幣戰爭的結構(十)量化數量影響大局-House730

貨幣戰爭是一個很複雜的經濟話題,在近年偏偏非常影響我們的生活,尤其是在樓價方面,所以筆者希望由淺入深,從而幫助各位明白這個複雜的話題。

筆者之前曾分享了解貨幣戰爭,需從貨幣量化的量、匯價、貨幣流通量和儲存量去解讀,在這麼複雜的互動關係之下,既有的貨幣戰爭的原理其實已經不足,但仍然可以歸納一些因素去幫助各位明白當中的結構。

由量化貨幣開始說起,需要留意幾個重要的時間,第一個時間是1972年美國取消金本位,即是說美元已經不需要和黃金掛鈎,只要市場接受美元便可以無限量去印;第二個時間是2009年美國宣布量化寬鬆措施,即是說原本已經沒有掛鈎,已經量化了30多年的美元進一步大幅量化;第三個時間是2014年,筆者認為當時的美國量化已達到極限,所以有一段時間被迫停止量化。

接下來想分享量寬如何影響匯價,正常來說貨幣量化愈多,匯價應該愈便宜,除非令到市場突然之間的需求大增,但美國偏偏擅於在適當時間掌握戰爭和金融動盪,從而令到美元有需要時每次均可突然間大增需求。所以在2009年至2015年期間,各國都擔心美國會重施故技,利用加息回收資金製造金融動盪,即是俗稱的「剪羊毛」,於是各國都盡量減少依賴美元,亦幾乎同步量化很多貨幣,數量之多以致今日美國已經不容易影響大局。

到了現在,筆者認為歐元與人民幣已經反客為主,利用幾乎同步的量化引起了同步的貶值,令到美元被迫升值。在美元升值後,假設美國還要強硬加息,美元的價值便會升得過高,因此,筆者認為在2015至2018年期間,美國是被迫加息失敗,這正正是貨幣戰爭的分水嶺,下回分解。

作者為祥益地產總裁汪敦敬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