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資產數字響警號 買樓上車有乜要注意

日期:2020-05-18

本港經濟不景氣,並已進入下行周期,首季本地生產總值預估按年下跌8.9%,創1974年以來最大跌幅。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本地經濟低迷,樓價曾下調,以高成數按揭高位買樓者,部分淪為負資產,負資產宗數隨之上升。

據金管局公布,今年首季本港錄得384宗負資產個案,按季增加兩倍;負資產按揭貸款涉及金額則按季增加1.44倍,至18.67億元。數據似乎已經響起警號,有意以九成按揭上車的買家須提高警覺。

樓價下跌是否便會導致業主成為負資產?事實上,負資產一般指業主的按揭貸款未償還餘額,已低於單位的最新估值,俗稱「資不抵債」。情況多數出現於採用高成數按揭的物業。據市場統計,八成至九成的按揭已成為三月最多人選用的按揭計劃,意味本港的負資產危機或再增加。

舉例而言,業主於去年十月政府放寬按揭保險後,借入九成按揭買入價值800萬元的單位,連同按保費用,貸款額或高達730萬元。倘業主每月還款三萬元,半年至今已還款約18萬元,餘下欠款約710萬元。假如銀行對單位的最新估值低於710萬元,名義上業主已成為負資產一族。

預留半年供樓資金

不過,只要業主還款紀錄良好,加上按揭保險有政府擔保,銀行Call loan的機會甚低。可是,本地經濟未見底,失業率持續攀升,假如業主已有「樓債」,最重要是「保住飯碗」,一旦成為失業大軍,無法償還貸款,物業便有機會被銀行收回成為「銀主盤」。

更重要的是,現階段上車要為自己的供款能力提升防守性,最好預備半年的供樓及生活費作後備現金,一旦失業仍能供樓一段時間,給空間尋找下一份工。此外,刻下用高成數按揭上車,樓價不宜去到盡,令自己手上現金流短缺。就算不幸短期淪為負資產,但只要按時供樓,便可渡過難關。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